试题篮
0
共计 0 题,平均难度:
  • 选择题
  • 1题
清空全部
进入组卷中心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 七年级| 试卷类型: 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 安徽| 试卷年份: 2023年| 上传日期: 2024/4/26
总计 7道试题 提示:单击题面可显示答案和解析
显示答案与解析
本页全部试题加入试卷
题号:SYS202404260700233385703949 题型:名句名篇默写 难度:较易 组卷次数:0
来源: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4/4/26

【题目】默写

游美景,文字记录着相遇的美丽。随曹操观沧海,“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同马致远驻足江南,“枯藤老树昏鸦,③___________”,水乡风光反衬出游子愁绪;随王湾路过北固山,“④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感受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念故人,文字饱含着思念的情愫。“⑤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感受到李白为逆境中的友人送去的温暖;“⑥___________, 夜征人尽望乡”,听李益道出征人思家怀乡的心声;“⑦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体会杜甫对国事凋零,友人颠沛流离的感慨;“⑨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领悟岑参惜花、思乡、感时伤乱的复杂情绪。


题号:SYS202404260700234827685252 题型:名著阅读 难度:一般 组卷次数:0
来源: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4/4/26

【题目】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

哭竹生笋就可怀     ),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yán     )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     )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 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 两件事。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怀 yí( )             yán( )               ( )
(2)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抛脸”词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选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文段横线处的内容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鲁迅要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建一个微信群,名为“‘朝花夕拾’之感恩有你”。下面哪个人物不能入群?请选出人物并说明理由。
寿镜吾       阿长        藤野先生       陈莲河

题号:SYS202404260700237499286815 题型:综合性学习 难度:一般 组卷次数:0
来源: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4/4/26

【题目】七年级某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语语同学为参加活动而收集的四个故事中,不符合活动主题的一项是(     
A.伯牙绝弦
B.相敬如宾
C.管宁割席
D.刎颈之交
(2)下面是语语同学在“有朋自远方来”活动中的主持词。请你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大家好!很荣幸我能够担任本次有朋自远方来活动的主持人。首先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光顾,感谢你们在百忙中参加我班的活动。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就是为了更好地交到朋友,一起走进初中生活。其实交朋友是一件可以练习的事情,只有你打破自己的障碍,就会走出自己的圈子,就一定会发现更多的知己。活动结束后,恳请老师不吝赐教。

a.主持词中有一处敬辞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
b.主持词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动词的一项是(     
A.担任          B.感谢          C.活动             D.聚集
c.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3)文文为了与朋友搞好关系,经常请朋友吃东西、看电影,还经常和一些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同学走得较近。作为他的朋友,你该如何劝说他?(至少引用一个有关交友的成语、谚语、名言或格言诗句等)

题号:SYS202404260700240062641119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一般 组卷次数:0
来源: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4/4/26

【题目】百草园的月色

①后院里,就是那个被先生浓墨重彩描绘过的百草园了。

灰蓝色的天幕上,有一弯细细的金钩似的月亮,洒下一片朦胧的月光。一株高大的树干,浓密的枝叶,辨不清是高大的皂荚树,还是缀满紫红桑葚的桑树。草园里的花草,也辨不清哪儿是碧绿的菜畦,哪儿有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绕着的情态,更难以摘食覆盆子又酸又甜像小珊瑚珠一样的果实了。

③月色朦胧。我们这一帮从南方和北方聚拢到一起的先生的学生,现在都散立在月色朦胧的百草园里的草地上,听一位据说是鲁(周)家同族后裔的中年人介绍这座故园的今昔。他说一口绍兴的地方话,真是叫北方人大惑莫解,几乎一个字也听不懂。朦朦胧胧的百草园,朦朦胧胧的树,朦朦胧胧的花草,朦朦胧胧的鲁镇的地方语言……

④既然听不懂,我索性不听了,一个人到园子里去转悠。我心里似乎并不迫切要求听到介绍的话,只是想到这儿来走一走,看一看,站那么一会儿,有一次心理感受就满足了。

⑤是啊,百草园,我早就熟悉了,早就背熟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散文,也就熟知这儿的一切了。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在我心中印下的这幅动人的百草园的图画,掐指已近三十年了,今天晚上才得以漫步其境了。

⑥时值初夏,夜气温爽,听不到蝉鸣,也听不见蟋蟀的叫声。我漫步在草地上,自然地记起学习这篇课文时的情景。

⑦语文老师是一位刚从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青年,热情极高,甘肃人,一口南腔北调的普通话,却把课文朗诵得十分动人……我一边听着老师领读,脑子里却展开另一幅图画:刚刚收割过麦子的南坡上,田块层叠的坡地上,麦茬儿闪闪发亮,塄坎上和坟丘里,野蔷薇红的和白的花儿开得一片灿烂,野葡萄藤蔓一直攀缘到枸树梢上去,酸枣棵子是山坡上最大的家族,那绿色或紫色的蚂蚱,总是悄悄地藏躲在酸枣棵子最稠密的枝杈里。我和小伙伴们,头顶艳阳,脚踩枣刺,整晌整晌地捕捉那可爱的生灵儿,忘了吃饭,忘了时辰,直到渴得舌头搅不动,头上无汗可流,也顾不得到沟底去喝一口泉水……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些生活如此富于意趣。

⑧而当我从乡野跑到城市,坐在高楼明亮的教室里,听陇音普通话朗诵百草园的时候,才一下子戳开了记忆的窗户,唤起对我的百草园——黄土高原之中的南坡——无限丰富有趣的依恋。

⑨读先生的这篇课文的时候,尚在我的少年时期,人生的那个充满幼稚心理的时期,是极易与这篇文章的感情相吻合的。

⑩当我漫步在向往了近三十年的百草园中时,已经是个顶透而须密的中年人了,而心境却一下子回返到了童年……

哦!我的向往中的南国的先生的百草园!

哦!我的遥远的北方家乡的黄土高原之中的南坡……

(选自《我的行走笔记》有删改)

【1】朗读要有一定的技巧。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朗读设计,请选出设计不恰当的一处( )
注:“.”表重读,“V”表停顿,“→”表稍稍延长。
(A)!我的向往中的南国的先生的百草园(B)!
哦!我的遥远的北方家乡V(C)的黄土高原之中的南坡→(D)……
【2】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不同情境下的“百草园”

特 点

情 感

①_

朦胧

④_

印在“我”心中的百草园

向往

②_

充满意趣

⑤_


【3】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句子。
①灰蓝色的天幕上,有一弯细细的金钩似的月亮,洒下一片朦胧的月光。(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朦朦胧胧的百草园,朦朦胧胧的树,朦朦胧胧的花草,朦朦胧胧的鲁镇的地方语言……(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4】读到段时,两位同学展开了议论,请你参与讨论,说说你的看法。
语语:第段多余,删去不影响,文章还更加精练呢!
文文:我觉得它对于主旨表达有一定的作用,不可以删!
我:
【5】本文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写到了百草园的生活,请结合相关内容简析两篇文章情感的不同。

题号:SYS202404260700242544995423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一般 组卷次数:0
来源: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4/4/26

【题目】材料一:

孝道文化,即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文化传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它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孝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赡养老人,使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孝道文化经过千年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


材料二:

《论语》中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的意思是:当今所说的孝,指的是养活父母便行了。即使狗和马,也都有人饲养。对父母如果不恭敬顺从,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孔子对行孝道是圣人的标准,君子的行为,仁德者的日常。老有所养不算孝,孝养并不是给钱了事,看似过头的言语,让人难以接受;细思则落地在礼,这就是圣人之道,做到就得道了。

现代人对父母最常用的一句话是老有所养,并且认为做到这一点就是尽孝了。但在孔子看来,这个观点是不足的,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只有养,而没有孝敬的心,就与养些犬马没有区别。若是真心孝事父母的话,就不应仅停留在养的表面上,对父母的孝应当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敬爱,这才符合孝道。

——李玉玲《孝之论述————孝字的理解与认知》


材料三:

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往今来,孝顺的人不计其数。古有仲由为母百里负米,王祥卧冰求鲤,杨香扼虎救父。今有年过七旬养子蒋德明反哺105 岁母亲,她养我长大,我养她到老,他一做就是几十年。全国道德模范张永珍,37年相继照顾6位与她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用柔弱的肩膀撑起半边天,用坚韧谱写新时代敬老孝老的赞歌。

常怀敬老之心,倾注爱老之情,笃行扶老之事其实,对父母来说,子女能回报多少,以什么形式回报,并不重要,父母对子女的爱如此无私伟大,比起在特定节日的问候,我们更应该让爱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中。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世界上最大的遗憾无异于子欲孝而亲不在,多陪陪自己的父母。百善孝为先,敬老养老是每个子女的义务与责任,从自身做起,树立榜样,让孝老养老的家风代代相传!

(选自李巧莲《以敬老之心 笃行扶老之事》有删改)

【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孝道文化经过千年历史发展,正在成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
B.老有所养不算孝,孝养并不是给钱了事,是过头的言语,让人难以接受。
C.真心孝事父母,不仅停留在养的表面上,更体现在对父母发自内心深处的敬爱。
D.父母并不只在意子女回报的多少和形式,还在意子女要有敬老之心,要尽到敬老养老的义务与责任。
【2】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孝顺父母?
【3】材料三中“常怀敬老之心,倾注爱老之情,笃行扶老之事”这句话的内在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4】为宣传孝道文化,班级准备开展以“孝道”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并设计三个相关的活动环节。

题号:SYS202404260700244066976726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一般 组卷次数:0
来源: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4/4/26

【题目】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去后( )②入门不( )
③不亦( )④吾日三吾身( )
⑤三军可帅也( )
【2】下列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下/车引之
B.有朋自远/方来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三军/可夺帅也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在与人交往上,甲、乙两文共同强调的是什么?从乙文中你还获得了哪些提高个人修养的方法?

题号:SYS202404260700249319932593 题型:作文 难度:一般 组卷次数:0
来源: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4/4/26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老舍欣赏济南的冬天,感受冬天里难得的温晴;史铁生观赏北海的菊花,追忆母亲的情深似海;莫怀戚漫步冬天的田野,体会生命的美好意义……生活中,一定有那么一片风景,走进你的心灵,让你感动,带给你启迪。


请以“触动心灵的风景”为题,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网站地图 | 联络我们 | 私隐政策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