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活板》课后作业
【题目】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和(huò)纸灰 持就火炀(yánɡ)之 字平如砥(zhǐ)
B.更(ɡēnɡ)互用之 以纸帖(tiè)之 木格贮(zhù)之
C.毕昇(shēnɡ) 与药相粘(zhān) 不若燔(fán)土
D.用讫(qì)再火令药镕 以手拂(fú)之 冯瀛(yínɡ)王
【题目】选出下列各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
A.有/奇字/素无备者
B.若/印数/十百千本
C.用讫/再火令/药熔
D.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题目】下列各选项中词类活用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火烧令坚(名词作状语,表方式,用火)
B.则以纸帖之(名词用作动词,用标签标出)
C.再火令药镕(名词用作动词,用火烤)
D.木格贮之(名词作动词,用木格)
【题目】选出下列两组语句中加线字的意义和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 )
满铁范为一板 则以一铁范置铁板 上不以木为之者 则以纸帖之
A.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B.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C.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D.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题目】活板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有布衣毕异 布衣:_______ (2)唐人尚未盛为之 尚未:_______
(3)持就火炀之 就:_______ (4)有奇字素无备者 素:_______
(5)殊不沾污 殊:_______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画两处)
其 上 以 松 脂、蜡 和 纸 灰 之 类 冒 之。
【3】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2)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4】本文中指明不用木头刻字的原因是而用胶泥刻字的优点是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人尚未盛为之”一句说明雕版印刷在唐朝时已经有了,只是还没有普遍应用。
B.“活板”是在原有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活板”解决了雕板效率低、不易修改的难题,体现了“活”的优势。
C.本文通过“极为神速”“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等内容,生动地说明了活版印刷的优越性。
D.“每字为一印”说明板是活的,“乃密布字印”说明字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说明字印数目是活的。
【题目】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节选自《梦溪笔谈》卷十八,有删减)
【1】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文 | 巧用方法 | 解释 |
(1)有奇字素无备者 | 查阅词典法:①没有染色绢;②朴素;③真情;④向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 ____ |
(2)不若燔土 | 课内迁移法:未若柳絮因风起 | ____ |
【2】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
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2)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4】结合选文,简要谈谈毕昇在科技研究方面带给我们的启示。
【题目】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③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选自《梦溪笔谈》
【乙】
方家①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②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③为最善。其法:取新纩④中独茧缕⑤,以芥子⑥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⑦。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
选自《梦溪笔谈》
【注】①方家:行家。②碗唇;碗边。③缕悬:用丝线悬挂。④纩(kuàng):丝绵。⑤独茧缕:单根的蚕丝。⑥芥子: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干燥成熟种子。这里指蜡的大小。⑦磨而指北者:(有的针)用磁石磨后指北。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韵为一帖(帖:标记)
B.然常微偏东(微:稍微)
C.则字平如砥(砥:磨刀石)
D.莫可原其理(原:推究)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则以纸帖之
A.何陋之有
B.磁石之指南
C.更互用之
D.花之君子者也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持/就火炀之
B.水浮/多荡摇
C.莫可/原其理
D.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紧扣“活”这一特征进行介绍,并且通过与雕版的比较,体现活板的优越性。
B.乙文介绍了指南针的四种使用方法,即:水浮法、指爪法、碗边法、缕悬法。
C.甲乙两文都是有关科技的文言议论文,都表现出沈括观察细致、认真研究的特点。
D.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它们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5】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2)以芥子许蜡缀于针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