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题目】我们走进历史的星空,巍巍中华孕育了众多____的杰出人物。邓稼先献身于国防事业,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奠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又是那样的谦逊;闻一多作为学者:他锲而不舍,目不窥园,深宵灯火为伴,为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作为革命家,情况又不以为意;他反对独裁,气冲斗牛,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威胁____。读《黄河颂》,我们感受到民族的伟大精神在黄河的哺育下____;读《老山界》,我们感受到那种像春蚕在咀嚼、像山泉在呜咽的不可捉摸的声响。人生有涯,读书无界,赏读妙文佳句,是人生一大快事。因此,只要我们无时无刻读书,我们的生命才能得以延伸,我们的人生才能更为宽广。
【1】文段中加点字词的读音和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瘁
B.宵
C.济jǐ
D.斗dǒu
【2】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锋芒毕露 迥乎不同 发扬滋长
B.妇孺皆知 大相径庭 发扬光大
C.锋芒毕露 大相径庭 发扬光大
D.妇孺皆知 迥乎不同 发扬滋长
【3】画线句子有语病,以下修改正确的是( )
A.只要我们无时无刻读书,我们的生命就能得以延伸,我们的人生就能史为宽广。
B.只有我们无时无刻读书,我们的生命就能得以延伸,我们的人生就能更为宽广。
C.只有我们无时无刻不忘读书,我们的生命才能得以延伸,我们的人生才能更为宽广。
D.只要我们无时无刻不忘读书,我们的生命才能得以延伸,我们的人生才能更为宽广。
【题目】小小的商标里也包含了大学问,下图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三个商标,请任选其一,结合商标设计谈谈你对商标含义的理解。
【题目】此次活动激发了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大家纷纷发表感言:“生活处处有语文,处处生活是语文!”“学语文,用语文,爱语文!”请你也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吧!
【题目】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能以两肩负两船而起旗丁数百以篙刺之,篙所触处,寸寸折裂。以此名重一时,率其徒行教常州。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忽一日,有卖蒜叟,龙钟伛偻,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众大骇,走告杨。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愈怒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乃广约众人,写立誓券。
令杨养息三日,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了。”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选自清·袁枚《子不语正编》)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公亦以此自矜 矜:夸耀
B.以我酌油知之 酌:舀取
C.率其徒行教常州 徒:徒弟,学生
D.卒不肯告人姓氏 卒:突然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陷入尺许 杂然相许
B.睨之旁 睨而揶揄之
C.公亦以此自矜 以一死成君之名
D.而钱不湿 负蒜而归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杨二相公“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说明杨二相公的名声很大。
B.杨二相公被卖蒜老叟“旁睨而揶揄之”,表明老叟对杨二相公的拳术持鄙视的态度。
C.杨二相公“双膝跪地”是因为发现老叟“寂然无声”,已经死了。
D.“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说明卖蒜老叟有着神奇的功力。
【4】对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能以两肩负两船而起旗/丁数百以篙刺之
B.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能以两肩/负两船而起旗丁/数百以篙刺之
C.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能以两肩负两船而起/旗丁数百以篙刺之
D.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能以两肩负两船而起/旗丁数百以篙刺之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2)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6】【甲】【乙】文章中陈尧咨和杨二相公性格特征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你从中吸取了什么教训?
【题目】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①。
复恐②匆匆说不尽,行人③临发④又开封。
【注释】①意万重:极言心思之多。②复恐:又恐怕。③行人:指捎信的人。④临发:将出发。⑤开封:拆开已经封好的家书。
【1】下列对这首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说客居洛阳,见秋风使木叶黄落,百花凋零,勾起了羁泊异乡的孤寂情怀。“见”字,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
B.“欲作家书”的“欲”字表达的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
C.“临发又开封”的行动显出诗人对这封“意万重”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D.这首诗寓情于景,非常真切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2】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题目】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与书同行,博览经典。“谁家玉笛暗飞声,①_______________”,李白在洛阳的春夜倾听悠扬的笛声;“②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在竹林中享受独处的闲适;“草树知春不久归,③____________”,韩愈在④____时节关注蓬勃的生命;驻足古诗文,能看到“报国”“进取”的茕茕身影。《木兰诗》中“⑤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表现花木兰急速行军、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孙权劝学》中“士别三日,⑦_____________”,表示学习进步一日千里; 《逢入京使》中岑参用“马上相逢无纸笔,⑧__________”刻画赴边报国之际,不忍亲人挂念的复杂背影。
【题目】经典作品的人物常常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具有复杂性。阅读名著,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是小宇在阅读《骆驼祥子》时做的人物档案,请你结合原著,完成表格。
姓名 | 祥子 | 性别 | 男 | 绰号 | ① |
职业 | ② | 最大的梦想 | ③ | ||
主要经历 | “三起三落” | ||||
性格变化 | 前期: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积极上进等 | ||||
后期:④ (至少填两个词语) |
① 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 _________
【2】根据你的阅读经验,结合名著特点,为《骆驼祥子》选合适的导图样式,并从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说明选择的理由。
【题目】阅读下面的四则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中小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有条件的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要求合理安排中小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校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材料二】
我校体育健康中心对500名学生家长进行调查,受访情况如下:
表1:孩子每天进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怎么样?
积极性 | 非常高 | 比较高 | 比较低 | 非常低 |
比例 | 20% | 52% | 24% | 4% |
表2:不同年级学生假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实践情况
运动情况 | 足量运动 | 不足量运动 | 偶尔运动 | 基本不运动 |
初一 | 29% | 45% | 22% | 4% |
初二 | 25% | 38% | 31% | 6% |
初三 | 22% | 31% | 35% | 9% |
【材料三】
家长张芳:儿子今年读初三,学校布置的作业太多,平时没时间锻炼,就只能在周末和同学约打篮球。对于中考的体育科目,学校老师带着练习就足够应对考试了。要中考了,我们也担心他因运动强度不当而受伤。
家长李平:自己平时工作忙,没什么锻炼的习惯,空闲时间就喜欢躺在沙发上玩会儿手机。我家孩子假期在家宁愿打几把游戏,也不愿意起身动一动。
家长马红梅:运动可以提高人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我们周边非常缺合适的运动场所和设施,附近就只有一个小公园,孩子能够进行的运动形式也比较单一,而且除了最熟悉的一两种运动,孩子也不知道还能运动啥。大学教授毛振明:我们国家还没有形成崇尚锻炼、热爱锻炼、会锻炼的文化。家长自己不会锻炼,缺乏和孩子们一起锻炼的能力,这会给校外锻炼带来困难。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调查问卷)
【材料四】
①当我们运动时,血液循环加速,血液冲洗血管壁,使原本处于收缩状态的小血管舒张以减少阻力,增加血流量,有利于清除血管壁上的脂类物质沉着,把机体深处的代谢废物最大限度地排出体外,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身体会产生一种叫作内啡肽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使人产生愉悦感,调节心理状态,缓解不良情绪。
②运动要讲究方式方法。强度较大的运动如打球、跳绳等不宜空腹,否则容易导致血糖降低、四肢乏力、胃肠痉挛甚至心律失常。也不宜饭后马上运动,一般半小时后为宜。各种运动方式最好交替进行,如今天跑步明天可以游泳。运动后如果疲惫不堪、肌肉疼痛,休息一两天后不能消失,下次运动就需要减量;如果感到关节、韧带不适,应尽快就医,以防病情变得复杂或出现接连损伤。运动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课程标准》要求中小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B.家长张芳认为,对于初三的孩子而言,只要在学校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锻炼,就足以应对中考体育考试。
C.毛振明认为,家长不会锻炼,缺乏陪孩子锻炼的能力是因为我国没有形成崇尚锻炼的文化。
D.材料二表1七成以上孩子进行校外体育活动积极性很高,足见体育家庭作业成效显著。
【2】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各个年级的学生每天达到足量运动的情况不好,占比较低。
B.初三学生小渝觉得运动只会让自己疲惫,其实并没有什么必要。
C.运动可以产生让人愉悦的物质,调节我们的心理状态,缓解不良情绪。
D.随着年级的增长,假期学生的运动情况愈不理想。
【3】小渝平时很少运动,体质不太好,最近老是感冒,医生建议他加强运动。在医生和你小渝也意识到了运动的重要性,于是制定了第一个星期的运动方案,但这个方案还有不够科学的地方,请你结合材料一和材料四,帮助小渝提出修改建议。
时间 | 周一至周五 | 周六 | 周日 |
运动项目 | 每天步行10分钟 | 跑步1小时、打羽毛球30分钟 | 打羽毛球1小时 |
时间安排 | 上下学途中 | 晚饭后40分钟后 | 早饭前 |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懒娘
子鱼
①我大妈是个很有趣的老太太。她去地里干活,一路上见人就要聊几句。等到地里的时候,快晌午了。她干一会儿活,该吃午饭了,别人都荷锄而归,她不好意思马上走,就继续干。远远看去,这是个努力辛苦的老太太。等她干完活,回到家,已经下午一两点了。还没吃午饭,就将就。
②她发明了很多将就饭菜,我也叫“一股脑”饭菜。比如她把各种豆子、蔬菜、肉类一锅焖在米饭里。在北方人还没有全面听过煲仔饭的时候,她古法炮制了煲仔饭。你别说,她做的煲仔饭还非常好吃。我跟爷爷奶奶吃过午饭,午睡醒来,正好饿了,再跟着她吃一顿。
③我大妈也炒菜,她炒菜更偷懒。别人都炒辣椒、炒芹菜、炒菜花、炒茄子,她爱炒红薯。她把红薯切成片,用油炒一炒,再放上掰成块的尖椒,小火一焖,焖熟了,红薯是面的,尖椒是软的,这菜辣中带甜味儿,甜中带咸味儿,香喷喷的。关键是既可以当饭,又可以当菜。
④再说一个更独特的,她早年卖豆腐,大家都爱吃她做的豆腐和豆皮。我们清晨起床,她忙了半夜,豆腐已经做好了,我大爷总是从豆腐锅里给我们起出几张豆皮放碗里,每人发一碗,当作早餐。这当然是顶级营养的早餐,现在再也吃不到了。大妈却不吃这些,她吃豆腐渣。她养了几头猪,专门消化这些豆腐渣,她跟猪一起吃豆腐渣。
⑤她做豆腐渣的办法是这样的:用羊油慢慢炒。她那黏黏糊糊的豆腐渣在锅里翻来覆去,越炒越像泥,越炒越像拌石灰。这当然是典型的“黑暗料理”。只是这团泥,她只需简单加点葱蒜,就香气扑鼻。沾她的光,我小时候也没少吃豆腐渣。后来我长大了到北京,吃到一款北京美食,惊讶至极。这美食跟我大妈做的豆腐渣,异曲同工。它叫炒麻豆腐。也是拿羊油炒啊炒,也是一团泥,也是很好吃。
⑥总之,我大妈做吃的,就是一个原则,能省事就要省事,能糅合就要糅合,能简化就要简化。最好把菜和饭结合到一起,最好不要占用两个碗,最好不需要把筷子挪出碗,最好一头闷下去是江河湖海,抬起头来已海净河干。
⑦但就是这样图省事的人,也能招待几十个客人。这样的人自有她独特的办法。
⑧她的办法就是死磕一道大菜。买一个猪头,或者一条后腿,整个儿下锅,从早晨炖到中午,一直炖着。中午吃饭的时候,她把这道大菜拆分成无数种吃法,比如猪舌头拌白菜,是道凉菜;猪皮拌黄瓜,又是道凉菜;猪蹄拌香菜,还是道凉菜。比如精瘦肉撕一盘配个蒜碟,是道热菜;猪嘴巴切一切配个醋碟子,又是道热菜;猪尾巴掰一掰蘸辣椒面儿,还是道热菜……再比如,带皮的瘦肉切一块,是个肘子;里面的骨头扒出来兑上水撒点葱花香菜,是道汤……
⑨同一种食材,她能让你吃到不同风味。这整合拆分能力,也是厉害。她用一种散淡的办法,凝聚着这一家子人。
⑩我对我大妈,以前一直有点嫌弃,内心深处认为她粗糙,不上进。成年后才理解,这未尝不是一种智慧,一种化繁为简的智慧。她一生都在努力让自己轻松,并且她做到了。她每天乐乐呵呵,啥也不想,守法自然,天然通透。
⑪我常常想,我为什么是今天的我,我的每一个特性都来自哪里。
⑫我身上也有这种散淡特质,我想这些都来自她。我身上还有很多其他特质,比如“矫情”,这一定来自我奶奶;比如彪悍生猛,一定来自我妈。还有一些诸如小执拗、爱哭、嘴碎等,估计都来自我的七姑八姨三叔二大爷。一个人的气质里,住着一个家族的基因。
⑬我爱今天的我,也爱驻扎在我身体里的这些亲人。
(选自《意林》2023年第14期,有删改)
【1】读一读描写“懒娘”的句子,选出朗读重音处理不恰当的一项( )
A.要读出“懒娘”的与人为善人缘好,我这样读:“她去地里干活,一路上见人就要聊几句。”
B.要读出“懒娘”的勤劳能干,我这样读:“我们清晨起床,她忙了半夜,豆腐已经做好了。”
C.要读出“懒娘”厨艺的高超,我这样读:“同一种食材,她能让你吃到不同风味。这整合拆分能力,也是厉害。”
D.要读出“我”对“懒娘”的赞赏,我这样读:“成年后才理解,这未尝不是一种智慧,一种化繁为简的智慧。”
【2】本文语言极富特色。请仿照示例,结合划线词语完成对下列句子的批注。
句子:红薯是面的,尖椒是软的,这菜辣中带甜味儿,甜中带咸味儿,香喷喷的。 |
句子:最好一头闷下去是江河湖海,抬起头来已海净河干。
批注:
【3】“懒娘”的“懒”其实蕴含着一种生活智慧,请结合选文说说你的理解。
【4】作者说:“一个人的气质里,住着一个家族的基因。”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观点。(不少于60字)
【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有让我们内心感动的事、物或人,母亲头上的一根白发,父亲脸上的一条皱纹,朋友的一声问候,兄弟的一次谦让,老师的一句安慰,风中飘落的一片叶子,浪中疾行的一叶白帆,枝头孤伶的一朵残花……都可能触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着实动了感情。其实,只要我们的心还未麻木,我们总被感动着……
请选择生活中感动你的一件事,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以记叙为主;②写出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