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篮
0
共计 0 题,平均难度:
  • 选择题
  • 1题
清空全部
进入组卷中心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 八年级| 试卷类型: 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 江苏| 试卷年份: 2024年| 上传日期: 2025/4/2
总计 8道试题 提示:单击题面可显示答案和解析
显示答案与解析
本页全部试题加入试卷
题号:SYS202504020700467525557735 题型:基础知识综合 难度:一般 组卷次数:0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5/4/2

【题目】“相信美,才会寻找美。寻找美,才会发现美。发现美,才会热爱美。”请你参与“寻美”,并完成任务。

(1)习总书记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没有美的滋养的人生必然是单调的、干的人生。

(2)中华民族历来把美作为生活重要组成部分去追求,把美的教育和传承作为民族发展重要基石去重视。早在西周时期,礼乐便纳入当时的学校教育。

(3)美在自然:“气蒸云梦泽,① ”,孟浩然诗中洞庭湖烟波浩渺,气势磅礴;“曲径通幽处,② ”,常建笔下破山寺宁静清幽,静祥和;“芳草鲜美,③ ”,渔人眼中的桃花林如火如霞,绚丽美艳。

(4)美在气节:“④ ,寂寞沙洲冷”,贬谪黄州的苏轼托鸿抒怀,高洁自许,坚守理想;“⑤ ,只有香如故”,屡遭排斥的陆游借梅言志,傲然不屈,坚守自我。

(5)美在情怀:“挥手自兹去,⑥ ”,李白的惜别之情委婉含蓄,深切感人;“安得广厦千万间,⑦ ”,诗圣杜甫身在茅屋,心忧天下;“⑧ ,⑨ ”,老翁的矛盾心理,寄寓白乐天对百姓遭受宫市盘剥的深切同情。

(6)美在领悟:你可曾想驾着乌篷船伴着皎洁的月光去赵庄看社戏,在豆麦蕴藻香气里品尝旺相的罗汉豆?【甲】 ?你可曾想沿着山坡级而上,在色彩斑lán、白云缭绕的勃朗峰顶饱览华丽的天衣云锦?

(7)①一个人从出生到老死,一生都经历着审美发展。②也就是说,审美教育伴随着人的一生。③相应于个体审美发展的阶段性,审美教育也具有阶段性。④然而,由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在一生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⑤所以,个体的审美发展也就呈现出阶段性。⑥个体的审美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1】按照要求完成题目。
(1)给加点字注音:干( )                    级而上( )
(2)根据拼音写汉字:斑lán( )             静mì( )
【2】在①—⑨处填写相应的名句。
【3】请任选下列课文,补写在文中【甲】处横线上,使前后行成排比句式。
A《壶口瀑布》                           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7)小节句序混乱,请你帮忙整理,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⑥①②④⑤③
B.⑥②④⑤①③
C.③①④⑤⑥②
D.②①④⑥③⑤

抱歉!您未登录!不能查看试题答案和解析!
题号:SYS202504020700469531604840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组卷次数:0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5/4/2

【题目】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秋水河畔,芦苇丛中,《蒹葭》的抒情主人公反复寻求“伊人”,而“伊人”却始终若隐若现,恍惚迷离,展现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美。
B.游记富有描写之美。阅读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我们似乎也化作了“一滴水”,跨入小店,领略了巴东文字的魅力;投身民居,体验了百姓生活的恬淡;穿城而出,欣赏了古城五彩斑斓的夜和旷野宁谧澄澈的美。
C.叙事诗常有较强的抒情色彩。《石壕吏》通过细致的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了差吏如狼似虎,蛮横残暴的嘴脸,抒发对战乱中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让读者感受到诗圣悲天悯人的襟怀美。
D.记是古代一种文体。《核舟记》中一枚“曾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它构思精巧,精细逼真,显示了我国古代的工艺美。

抱歉!您未登录!不能查看试题答案和解析!
题号:SYS202504020700470462702022 题型:名著阅读 难度:一般 组卷次数:0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5/4/2

【题目】叶圣陶先生说《经典常谈》是一些古书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虽然是学术散文集,却通俗易懂。请分析下列两个选段简洁生动而又准确的语言美。

唐代以诗取士,诗原是应试的玩意儿;诗又是供给乐工歌妓唱了去伺候宫庭及贵人的玩意儿。李白用来抒写自己的生活,杜甫用来抒写那个大时代,诗的领域扩大了,价值也增高了。而杜甫写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更给诗开辟了新世界。

——(《诗第十二》)叙说唐代诗风流变

苏秦使锥子扎腿的时候,自己发狠道: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到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的道理!这正是战国策士的心思。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画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国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

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职业的态度。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儿角投其所好。

——(《战国策第八》)漫谈战国策士特征


抱歉!您未登录!不能查看试题答案和解析!
题号:SYS202504020700472412896385 题型:综合性学习 难度:一般 组卷次数:0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5/4/2

【题目】习总书记说:“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八年级(1)班组织开展“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寻找“和”文化】在下列名著中是否存在表现“和”的情节?请任选一项,写出一个情节,简要分析“和”的作用。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平凡的世界》
(2)【宣传“和”文化】围绕活动主题,同学们找了一些对联作为宣传标语,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选项将宣传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对联补充完整并说明理由。
上联:家居绿水青山畔
下联:人 春风和气
A行                                 B.在                                 C.在                                 D.行             
小贴士:

对联的对仗和律诗的对仗规则是相同的。

选项: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
(3)【感受“和”文化】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展板,需要设计几个栏目,请你参考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
示例:栏目一:说和•邻里和睦
设计意图:鼓励同学们说一说身边的邻里之间和睦的平凡小事,学会在交往中待人和气,礼让他人,从而营造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栏目二: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__________
(4)【践行“和”文化】探究“和”内涵后,班委会决定发出倡议,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大家减少摩擦,和谐共处,请你将下面倡议书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为把班级打造成团结友爱、尊师重教的和谐班级,我们特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①不欺负同学,不向同学索要钱财,要与同学互帮互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希望同学们为建设我们和谐团结的班级而努力。

八(1)班班委会

2024年6月3日


抱歉!您未登录!不能查看试题答案和解析!
题号:SYS202504020700475532893413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一般 组卷次数:0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5/4/2

【题目】“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文学社开展“诗圣——杜甫”专题研究,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任务
【甲】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创作背景】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于是北游齐鲁。
【乙】

对雪

[唐]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注释】①战哭:在战场上哭泣的士兵。②瓢:葫芦,古人诗文中习称为瓢,通常拿来盛茶酒的。③尊:又作“樽”,似壶而口大,盛酒器。句中以酒的绿色来代替酒字。④书空:晋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画着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安史之乱第二年(756),在写这首诗前不久,宰相房琯率领唐军在陈涛斜和青坂与安禄山叛军展开车战,大败,死伤几万人。而此时,杜甫被叛军所羁押,又闻唐军新败。
【丙】

杜甫传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郑国公严武镇成都。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武卒甫无所依。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节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注释】①天宝,唐玄宗年号。玄宗共三个年号:先天712~713年,开元713~741年,天宝742~756年。②拾遗:唐代谏官名。《新唐书》考证杜甫是左拾遗。
【丁】

唐授杜甫左拾遗诰文(节选)

襄阳杜甫,尔之才德,朕深知之。今特命为宣义郎行在左拾遗。授职之后,宜勤是职,毋怠!

【注释】①诰文:古代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
【1】下面是关于文言字词学习方法梳理,请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字。

文言词语

释义方法

解释

(1)玄宗

课内迁移:渔人甚

_____

(2)赴河西

成语迁移:仓皇远

_____

(3)右拾遗

语境推测:根据上下文语义判断或推断

_____

(4)与甫

查阅词典:①善良②良好③友好④擅长

_____(填序号)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武 与 甫 世 旧 待 遇 甚 隆 武 卒 甫 无 所 依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
(2)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
【4】《对雪》中“炉存火似红”与《关雎》中“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写法相同,请说出这种写法并赏析其效果。
【5】请结合【乙】【丙】【丁】文相关内容说一说杜甫的人物形象。
【6】阅读【甲】【乙】两诗,从24岁到45岁,除了年龄,杜甫还有什么变化?有什么没变?这两首诗带给你什么样的感悟?

抱歉!您未登录!不能查看试题答案和解析!
题号:SYS202504020700481649457653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一般 组卷次数:0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5/4/2

【题目】情绪是戴着面具的天使,你想知道情绪背后的秘密吗?“润心”小组对青少年情绪管理展开调查研究,请你完成任务。
【材料一】

青少年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绪困扰的。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就好像是一个活火山,随时随地都可能爆发,比较容易出现失控的情况。而且青春期的孩子会比较敏感,对自己的情感体验比较在意。谢瑞琦针对某地区456名13~20岁青少年的常见情绪类型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如下结论:当前青少年情绪类型总体呈正常分布,大多处于平和、喜悦的积极情绪中,但焦虑、无聊、烦躁等负面情绪也较为普遍。女生的积极情绪类型明显多于男生。在积极情绪类型中,平和、喜悦的比率,女生分别占61.85%和52.63%,而男生则为56.56%和38.18%。此外,男生的焦虑、愤怒、空虚、无聊等奔放的负面情绪要多于女生;而女生的内敛的负面情绪,如悲伤、冷漠、孤独等要多于男生。

以下为青少年负面情绪产生原因的调查统计,原调查问卷为多项选择题。

【材料二】

万文昌:学校要正视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学生情绪管理教育,要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学生情绪管理教育作为重要课程内容。

社会工作硕士许青云:父母对孩子的关怀可以提升其情绪智力和情绪表达能力;反之,父母的冷漠和沉默会抑制其情绪表达和情绪管理的发展。父母感情融洽的家庭,青少年更能够积极调控情绪。父母过分干预或者是任意放纵都会对青少年的情绪管理产生消极影响。

【材料三】

如何做好情绪管理,美国情绪管理专家罗伯特·艾伦曾提出了“制怒三部曲”:

情绪产生时,找出自己的“地雷”。情绪地雷,是指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伤痛,别人一碰它,你就会感到受伤、委屈。而这些创伤,并不容易被察觉。你可以试着把它写出来,反思自己内在的问题。然后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和行为,缝补心灵上的裂隙。这样,你就不会轻易被别人的言行戳痛。

情绪发出时,识别需求。罗伯特指出,每一次情绪失控的背后,其实都是未被满足的需求。悲伤,是你需要被看见、理解和接纳;愤怒,是你的边界和利益可能受到了侵犯;恐惧,是提醒你警惕潜在的威胁;抑郁,是提示你已经累到极点,需要停下来休息。所以当你情绪崩溃时,不必惊慌。而是停下来问问自己:“我想要什么,我究竟因为哪一点而感到不满?”知道自己缺失了什么,才能对症下药,找到办法解决问题。

识别需求后,满足需求。既然找到了情绪失控的根本原因,接下来就要着眼于如何满足需求。比如被误解时,你可以找个信得过的人聊聊,说出你的感受。压力太大时,你可以通过听音乐、做运动来宣泄。身体太疲惫时,允许自己歇一歇。

【1】请从【材料二】的柱状图中得出三条有意义的结论。
【2】结合材料,请你为提高青少年的情绪管理能力,从不同角度提三条建议。
【3】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就好像是一个活火山,比较容易出现失控的情况。
B.受调查的青少年,大多处于平和、喜悦的积极情绪中,但是,负面情绪也较为普遍。
C.父母过分干预会对青少年的情绪管理产生消极影响,所以不要干预,任其发展。
D.情绪失控的背后,其实是未被满足的需求,所以要学会识别并学会满足自己的需求。

抱歉!您未登录!不能查看试题答案和解析!
题号:SYS202504020700482987730500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一般 组卷次数:0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5/4/2

【题目】当生命与顽石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节奏呢?请阅读文本,完成任务。

石匠劳作的歌声

刘成章

①在辽阔的黄土高原,在我们的眼前,是一大片堆砌的石头。这些坚硬的石头、亘古不朽的石头,被一些强壮的陕北汉子相中了,他们决心向这些石头发起挑战,把它们雕琢成可堪使用的物件。

②与坚硬的石头相比,再粗壮的陕北汉子也显得太柔弱了。石头存在亿万年了,而他们只是这世界上几十年的存在;石头经历无数次的雨打风吹也依然完好无缺,而他们若不幸染恙,就有可能需要休息好几天。

③早在4300多年前,他们的祖先就在一片苍茫中开山破石,建造成了石峁古城。今天,他们亲手开山破石,让无数高楼平地崛起,巍然峨然。他们从石层上开凿下重重的大碾盘,一个人也能用铁钎把它揭起来。现在,随着轰隆隆的几声巨响,石头冲天而起,又纷纷撒落下来,若天女散花般落了一地。

是他们,破开了石头,雕琢着石头。

【批注1】④、⑧两节独句成段,别具匠心

⑤他们大都当过放羊娃。他们现在看见这些乱石,觉得每块石头都像绵羊,绵羊的耳朵好像还在动,绵羊好像还能发出咩咩的叫声。他们笑着摸了摸石头,要跟这些乱石作一次长长的对话,要让这些乱石为多彩的愿景添上最美的一笔。反正不管怎么看,他们都像一群艺术家。

⑥自古以来,我们中国的建筑多是用木材作原料,亭台楼阁,秀气典雅。而在陕北,天旱少雨,木材稀缺,就因地制宜,砌筑粗犷的石窑、石墙、石路、石塔。除此之外,石头的物什举目皆是:石磨、石碾、石槽、石钵、石臼、石灶台、石凳、石桌;还有石头的艺术:石窟、画像石、摩崖石刻、石牌楼、石狮子。缘于这些,在黄土高原上,成就了一批好石匠。

⑦而现在,在眼前,是一片已被打成方形料石的世界。他们坐在石头上,每人一副铁锤和钢錾,进一步打凿石头。四近的草木,一滴露水也没有,全都昏昏欲睡。天上呢,无风,无云。烈日如火,炙烤着他们。

【批注2】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烈日炙烤锻造出战天斗地的能工巧匠。

⑧“咣咣咣”的声音震响在山谷,他们在打石头。

⑨气出丹田,流转腕指,既用蛮力,又使巧劲,铁锤起落,石末四溅。料石上,该錾的錾掉,该留的留下,道道纹路,构成了美丽的图案。不知何时,歌声起,一人唱,众人和。歌的节奏就是打石的节奏,严丝合缝。那是劳动之歌、旷野之歌。他们以歌声调节呼吸,调节情绪,消解疲劳,互相鼓舞。他们虽然性格各异,有的张扬,有的低调,有的幽默,有的不苟言笑,但他们都很自信,他们的心里都有一片滚沸的激情,他们都在凝神笃志地打凿着石头。

【批注3】歌声是生命的律动。

⑩在他们手下,石头在变化,石头在重生。他们的歌,是力量的张扬,也是信心的展示。

他们的歌,越唱越响。山川、大地、树林、草木也跟着律动。当他们唱到最动情最亢奋时,仰头向天,物我两忘。这时候再看看他们吧,他们目不视手,他们的眼睛好像只是在望天望云;他们动作纯熟,游刃有余,完全成了盲打盲敲,但手下却锤锤都准确无误。他们唱着打着,打着唱着,越唱越忘情,越打越迸发出生命的激情。

在铁锤和钢錾的伴奏下,在动听的歌声中,月亮升起来了,月光如水,泼了满地,也泼在石头上。

【批注4】刘成章的文章适合朗读。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08月16日)

【批注5】离开故乡,不是越走越远,而是向故乡的深处走去了……

【1】【批注1】第④节、第⑧节独立成段,请结合上下文说说妙在何处。
【2】【批注3】品读文章⑨-小节,石匠劳作的歌声有怎样的特点?
【3】【批注4】请从重音、语速、语调等角度任选其一,为下面语句设计朗读阐明理由。
在铁锤和钢錾的伴奏下,在动听的歌声中,月亮升起来了,月光如水,泼了满地,也泼在石头上。
【4】【批注5】结合本文和下面两则链接材料,谈一谈刘成章的“乡土情结”。
【链接材料一】

刘成章(1937年-),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当代诗人、散文家、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品有《黄土情》《安塞腰鼓》《陕北剪纸》等。

【链接材料二】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刘成章《安塞腰鼓》节选)

【5】链接【批注2】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请从下列人物中选取一个,结合他的事例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A孙少平(《平凡得到世界》)                    B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司马迁(《经典常谈》)                           D贝多芬(《名人传》)

抱歉!您未登录!不能查看试题答案和解析!
题号:SYS202502171541524677676221 题型:作文 难度:困难 组卷次数:0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5/4/2

【题目】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种说法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对此,你有什么想法?请在下面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写作。

任务

内容

任务一

围绕自己与之相关的经历或故事,写一篇记叙文

任务二

围绕材料中的话题,为社团文化节的开幕式写一篇演讲稿

任务三

畅想未来的自己,写一篇想象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

抱歉!您未登录!不能查看试题答案和解析!
网站地图 | 联络我们 | 私隐政策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