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题目】默写古诗文。
(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2)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年近天命的龚自珍辞官南归,离愁别绪萦绕心头;然而诗人虽身在天涯,却心系家国,在离别之际吟咏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4)如果有朝一日遭遇逆境,也无需沮丧。陆游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坚持下去,或许我们就能看到光亮,甚至豁然开朗。(陆游《游山西村》)
(5)我们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就如杨万里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6)刘禹锡《陋室铭》中体现陋室无世俗之音打扰,无伤神公事烦扰,雅静美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小诗同学想把《春夜洛城闻笛》用短视频的形式拍摄出来,请你帮他完成脚本设计。
画面内容 | 背景音乐 | 预期达到的效果 |
(1)_________ | 笛子吹奏的是经典曲目《折杨柳》。 | 感受作者(2)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观众心间,令人回味无穷。 |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字博大精深,是华夏民族创造的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瑰宝;汉字意蕴丰富,凝聚着中华民族的①hún pò。汉字起源甚早,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形成了丰富的字体与书风。
从字体的古今演变中,使我们可以窥探古人生活与文化的点点滴滴。汉字,纵跨几千年时光,②1ǒng zhào数万里广袤土地,让所有南腔北调、方言异音、老老少少的海内外中国人,都能作乡音晤谈般的亲切问候。这种___________的问候所展现的民族向心力与文化聚合力,让人如饮③xiān lù qióng jiāng,让海内外中国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因此我们可以说:“汉字是全球华人共同的乡音。”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 ) ②( ) ③( )
【2】填入语段横线处最恰当的词语是( )
A.察言观色
B.群蚁排衙
C.鲜为人知
D.妇孺皆知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通过字体的古今演变,使我们可以窥探古人生活与文化的点点滴滴。
B.字体的古今演变,我们可以窥探古人生活与文化的点点滴滴。
C.从字体的古今演变中,我们可以窥探古人生活与文化的点点滴滴。
D.借由字体的古今演变,使我们可以窥探古人生活与文化的点点滴滴。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在“孝亲敬老”综合性学习中,请你运用以下词组,组成一幅对联送给父母。
敬老 心里种 似籽 孝心 脸上开 如花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以下材料,请从对待父母和对待自己两个角度说说如何行孝。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孟子》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孝经》
【题目】但当A和他的副手扑到它身上去的时候,这个东西喷出一道黑色的液体,这是从它肚子中的一个口袋分泌出来的黑水。我们的眼睛都被弄得昏花看不见了。
……
这次战斗延长至一刻钟之久。怪物打败了,受伤了,死了,最后给我们让出地方来,溜入水中不见了。
A全身血红,站在探照灯附近,一动也不动,眼盯着吞噬了他的一个同伴的大海,大滴的泪珠从他的眼里淌了出来。
【1】下列对《海底两万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
B.小说讲述了一位叫尼摩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
C.小说的主人公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同时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D.小说中出现的直升机、具有强大功能的潜水艇都是当时已经发明出来的,被凡尔纳如实写进了这部小说。
【2】“这次战斗”指小说中哪个精彩片段?A指的是谁?请分析该情节表现了A怎样的性格特征。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③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1】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2)则第二板已具 (3)瞬息可就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2)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乙】
活字之法,斯其权舆。然泥字既不精整,又易破碎。松脂诸物亦繁重周章,故王桢《农书》所载活字之法,易以木版。其贮字之盘则设以转轮较为径捷而亦未详备。至陆深《金台纪闻》所云铅字之法,则质柔易损,更为费日损工矣。是编参酌旧制,而变通以新意。
(选自金简《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有删改)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然泥字既不精整/其人舍然大喜
B.易以木版/不以木为之者
C.更为费日损工矣/即更刮目相待
D.更为费日损工矣/吾日三省吾身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其贮字之盘则设以转轮较为径捷而亦未详备
【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把下面对话补充完整。
(1)我读出了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展历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读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下面是根据某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战略目标制作的统计图。
材料二:
①似乎在一夜之间,大家都在讨论一款名为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有人用它即兴创作诗歌,有人试图用它设计小说大纲,还有程序员用它解决工作问题……根据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89%的美国大学生在用ChatGPT写作业——这个数据恐怕是言过其实了,但至少说明该程序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②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则只是无意识的表现。比如,比起创作一篇小说或写一篇原创散文,人工智能更容易成为一个“诗人”,这是因为诗歌在形式上更加抽象,也更容易通过组合不同词语实现模仿;还有人喜欢用人工智能作画,敲几个关键词,就能输出一幅基本功扎实的画作,但实话实说,这些画充其量只是替代了某些“艺术工厂”的流水线式生产。
③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对创造性工作来说一无是处。无论是AI对话、AI写文章还是AI作画,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固有的非确定性、发散性、天马行空的特点,恰好可以成为激发人类灵感的好帮手。人的灵感并非从天而降,很多时候,正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人们才有了更多的灵感。而人工智能背后的庞大数据库,可以扮演“巨人”角色,让创造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④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人从重复性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聚焦于真正的创造。有人认为,人工智能迟早能够替代人类现有的大部分文字工作。如果这一判断最终成为现实,那恰恰说明很多文字工作并非思想的创新,而仅仅是材料的堆砌。
(选自王钟《看似无所不能,ChatGPT会不会成为行业“终结者”》,有删改)无
材料三:
①2022年以来,国内各大导航软件纷纷推出红绿灯倒计时功能,为不少司机提供了出行便利。如果遇到堵车,导航还能显示需要等候的红灯次数,基本也都准确,简直就是“预言家”。“预言家”之所以能“预测”路况,手中的“魔法”正是人工智能。据相关专业人士介绍,这项功能是依托大量的路口车辆行驶数据,通过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进行学习分析,从而较为准确地“预判”秒级别变化的红灯倒计时读数。
②2022年8月,《科技部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发布,首批支持建设智慧农场、自动驾驶等10个示范应用场景,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与生产生活场景的融合。
(选自《人工智能拓展生活应用新场景》,有删改)
材料四:
①AI面试已应用于快消、银行、咨询等行业,外企、国内大型制造企业、通信公司、银行等均有使用,在行政、柜员、客服、工厂操作工等职业要求标准化较高的岗位招聘中,AI面试官出现得更为频繁。
②那么,AI究竟是如何考察求职者的呢?以“AI易面”为例,它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模拟真实面试场景融合,结合视频分析技术、语音分析技术、语义理解技术、人脸特征识别技术、测量技术等,对候选人的岗位素质进行全面分析评估,最终对候选人画像进行解析。
③AI面试官是否靠谱,是招聘企业与求职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在“AI易面”使用过程中,目前,国内不少人力资源企业和科技公司都在进行Al面试产品开发。有关专家表示,AI面试突破时空限制、高效便捷、节约成本的独特优势,使其受到招聘方的青睐,它还能降低招聘官个人偏好对招聘结果的影响,智能化地筛选出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
(选自《当求职面试遇到“AI考官”》,有删改)
【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按照某市的战略目标,2025年至203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和人工智能带动下相关产业规模均呈增长趋势。
B.人工智能聊天程序ChatGPT能够即兴创作诗歌、设计小说大纲,表明人工智能已替代人类现有的大部分文字工作。
C.2022年以来,国内各大导航软件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推出红绿灯倒计时功能,为不少司机提供了出行便利。
D.“AI易面”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模拟真实面试场景融合,并结合其他相关技术,对候选人的岗位素质进行全面分析评估。
【2】根据材料内容,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能让人从重复性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聚焦于真正的创造。
B.导航能“预测”路况,是依托大量的路口车辆行驶数据,通过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进行学习分析,从而较为准确地“预判”秒级别变化的红灯倒计时读数。
C.AI面试已应用于快消、银行、咨询等行业,但在行政、柜员、客服、工厂操作工等职业要求标准化较高的岗位招聘中应用较少。
D.AI面试突破时空限制、高效便捷、节约成本的独特优势,使其受到招聘方的青睐。
【3】今年两会上,人工智能再次成为人大代表委员们的热议对象。假如你是人大代表,有记者向你提问发展人工智能有哪些必要性,请你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
【题目】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那些无用的美好
①明黄的灯光下,少女与长者对坐,轻拈黑白棋子,以鹤的姿态优雅地飞落。这是女儿参与拍摄的电视短片中的镜头,看到这近乎唯美的画面,我不由叹道:“女孩子下棋真是件很美的事!”
②那年,女儿上初一,已有七年棋龄。她喜好围棋,每周六去棋院上课,我全程接送,风雨不误。棋院门前有棵老梨树,花开时一树梨花白。我会特意早到会儿,站在树下,隔着窗,聆听围棋落子声。【A】声音清越入耳,如风敲寒竹,如雨打蕉叶,那感觉甚是美妙。
③有一天,我从棋院接到女儿,两人说笑着往回走。走出不远,碰到一位熟人来接儿子下课。寒暄几句后,他说起自己给儿子报了英语和奥数班。得知我女儿在学围棋,他一脸不解地问道:“下棋不就是玩嘛,有什么用?”
④隔了几天,又在路上遇见那位熟人,他正朝儿子吼叫着什么,颇有风摇雨至的架势。果然,一巴掌抡过去,孩子的脸上留下几道红痕,疼得放声号哭。细听之后,才知是孩子英语没过关,被他怒声斥责。女儿如受惊的燕子,扑进我怀里,调皮地吐吐舌头,眼中闪过一丝恐惧。
⑤她许是觉得庆幸,在报班这件事上,我不曾给她压力。亦确是如此,她起初觉得围棋好玩儿,后来痴迷上围棋,我便鼓励她对认准的事要坚持下去,从中找到乐趣,学棋久了,女儿会跟我聊些心得,落子无悔、逢危须弃、不得贪胜等。看似高深的生活哲理,尽在盈尺棋盘间。她还说下棋享受的是过程,从不后悔学习围棋,从她的话语里,我知道女儿领悟到了黑白之道与围棋之美。这令我想起读过的一句话:棋道即艺道。除了围棋之外,女儿还喜欢古筝、书法、绘画,皆习练多年。我常常对女儿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有微小的坚持,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做到极致,也是一种成功。
⑥对于学习,我认为孩子只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合理利用在校时间就足够了。业余时间,不如多接受艺术熏染,以怡养性情,丰盈自己的内心。在风清月朗的夜晚,弹一首好听的筝曲;或是铺开纸墨,临几张颜体小楷;再或是即兴挥毫,画竹、画梅、画鸟、画鱼……如此清雅美好的生活,本身就是一阕词、一幅画、一首歌。
⑦除了围棋之外,女儿还特别喜欢旅游,自她两岁多起,我每年都会带她到各地走走。我们去过椰风轻拂的海南岛,到过瓜果飘香的新疆,游历过古色古香的丽江……在旅行中,女儿认识了许多新事物,学会了观察和思考,同时变得独立、坚强,
⑧记得那年她刚三岁,我带她去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在园中连续走了三四个小时,她有些疲累,我提出要抱她,她摆手说:“妈妈也累,咱们歇会儿再走吧!”她在长椅上休息了一会儿坚持自己走。那天的出游,她愣是咬着牙,走完了全程。
⑨她十三岁那年,我们去新疆的库姆塔格沙漠,连续翻越两座沙丘后,竟有些迷路了。【B】骄阳火舌般灼烤着,这时带的水只剩小半壶,女儿嘴上干得起了泡,却把水壶递给我:“妈妈,你留着喝吧!”我紧紧抱往她,眼泪哗地淌下来。后来,我们靠着带的一个指南针,走出了沙漠。每每想起那个瞬间,我总会心头一暖,眼中泛起湿潮。
⑩《小窗幽记》中有言:观山水亦如读书,女儿从自然怀抱中、山眉水目间,学会推己及人,为他人着想。这使得她无论到哪里,都有着极好的人缘。女儿一向乐观自信、宽容平和,有一颗喜悦、宁静且充满爱的心。在这样的心态下,她勤学善思,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市重点高中。
⑪最好的山水在心中,读读闲书,抚琴下棋,看花问月,将清闲的日子叠进诗行里。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很多娴雅的东西正逐渐被消解,被替代。然而,亲爱的孩子,永远记得别只顾低头赶路,偶尔让心灵慢一些,再慢一些。
⑫要知道,那些看似无用却美好的事物,和阳光、空气一样,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滋养。总有一天,它们会成为你内在气质的外化,是你面对生活的底气和勇气。
【1】本文记叙了发生在女儿身上的哪儿件事?请简要概括。
【2】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A】声音清越入耳,如风敲寒竹,如雨打蕉叶,那感觉甚是美妙。(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B】骄阳火舌般灼烤着,这时带的水只剩小半壶,女儿嘴上干得起了泡,却把水壶递给我:“妈妈,你留着喝吧!”(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3】文章第③~⑤段的内容是否可以删除?为什么?
【4】文章的标题为“那些无用的美好”,既是“无用的”,却又说是“美好的”,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
【题目】按要求作文
在七下课本的前三单元中,我们感受着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被其家国情怀所震撼;也在平凡的小人物身上发现其优秀品格,而为之感动;面对祖国的河山、故乡的土地,内心涌动着丰富的情感……那些人、那些景、那些物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让我们不断成长。
请结合你的经历,以“她/他/它(任选其一),影响了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不泄露个人信息,如真实人名、班级名等(可用化名或其它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