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篮
0
共计 0 题,平均难度:
  • 选择题
  • 1题
清空全部
进入组卷中心

语文(北京卷)- 学易金卷:2025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适用年级: 九年级| 试卷类型: 初中二模| 适用省份: 北京| 试卷年份: 2025年| 上传日期: 2025/7/11
总计 10道试题 提示:单击题面可显示答案和解析
显示答案与解析
本页全部试题加入试卷
题号:SYS202507110700280249205982 题型:基础知识综合 难度:一般 组卷次数:0
来源:语文(北京卷)- 学易金卷:2025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更新时间:2025/7/11

【题目】学校组织走近“北京的坛”研学活动。通过广泛观察,你所在的学习小组撰写了观察手记。现在你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完善。
【1】在封面上用正楷字书写“北京的坛观察手记”八个字。

手记一 社稷坛

社稷坛位于北京东城区,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1928年改称中山公园。穿过古柏参天、花圃错落的园林,来到这座社稷坛前,突然有一种寥廓空旷的感觉。在庄严的宫殿建筑之前,有这么一个四方的土坛,屹立在地面,它东面是青土,南面是红土,西面是白土,北面是黑土,中间嵌着一大块圆形的黄土。这图案让人由然而生思远幽情,怀古之兴。

【2】小组成员请你确认文段中加点词语是否有错字。你根据词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表达的是“高耸在天空”的意思,所以“参天”一词中有错字。
B.因为表达的是“视野开阔,无遮挡物”的意思,所以“空旷”一词中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高耸挺立”的意思,所以“屹立”一词中有错字。
D.因为表达的是“某种好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的意思,所以“由然而生”一词中有错字。

手记二 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的场所,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一座古代祭天建筑群。天坛的主要建筑是圜丘、皇穹宇和祈年殿。圜丘是天坛的核心,由三层石台组成,象征天地人三界之间的联系。到天坛公园,______________说是看天坛,______________说是看圜丘。这圜丘,才是真正的祭天之所。皇穹宇是圆顶建筑,寓意天圆地方,代表了皇帝与上天之间的联系。祈年殿是祭祀丰年之处,每年农历正月初一,皇帝亲自祭祀,祈求丰收。

【3】在手记二横线处选填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也
B.与其⋯⋯不如
C.无论……还
D.即使……也

手记三 地坛与文学

①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②有一天大雾迷漫,世界缩小到只剩了园中的一棵老树。③有一天春光浩荡,草地上的野花热烈、烂漫,开得让人心惊。④有一天漫天飞雪,园中堆银砌玉,有如一座晶莹的迷宫。有一天大雨滂沱,忽而云开,太阳轰轰烈烈,满天满地都是它的威光。数不尽的那些日子里,那些年月,地坛应该记得,有一个人,摇了轮椅,一次次走来,逃也似的投靠这一处静地。

可你看地坛,它早已放弃昔日荣华,一天天在风雨中放弃,五百年,安静了;安静得草木葳蕤,生气盎然。土地,要你气熏烟蒸地去恭维它吗?万物,是你雕栏玉砌就可以挟持的?疯话。再看那些老柏树,历无数春秋寒暑依旧不慌不忙,不为流光掠影所迷。我曾注意过它们的坚强,但在想念里,我看见万物的美德更在于柔弱。

【4】文段中第①—④句是作家对地坛环境的描述。你从修辞的角度判断,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5】你检查了文段中画线成语使用的情况。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生气盎然
B.雕栏玉砌
C.不慌不忙
D.流光掠影

结语

社稷坛、天坛、地坛都是北京最著名的坛。社稷坛布局严谨,天坛富丽典雅,地坛庄严神秘;分别用于帝王祭社稷、祭上天、祭土地。三座坛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是北京的重要标志和文化遗产

北京的坛见证了古代中国帝王的崇拜和祭祀活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和感恩之情。如今,这些古老的坛成为了北京市民和游客了解历史、感受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6】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修改。
【7】经过这次研学活动,你认为“北京的坛”中“坛”在此处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抱歉!您未登录!不能查看试题答案和解析!
题号:SYS202507110700282399105829 题型:名句名篇默写 难度:较易 组卷次数:0
来源:语文(北京卷)- 学易金卷:2025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更新时间:2025/7/11

【题目】默写。
(1)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2)《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写出月光照耀下水波粼粼之态。
(3)“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请写出能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两句古诗文:“____________。”(本试卷中出现的除外)

抱歉!您未登录!不能查看试题答案和解析!
题号:SYS202507110700283409203011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一般 组卷次数:0
来源:语文(北京卷)- 学易金卷:2025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更新时间:2025/7/11

【题目】阅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下面小题。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诗人通篇咏月“①___________”似在追溯明月、宇宙的起源,又像在惊叹造化的巧妙;接着诗人表达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流露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最后领悟②_________的哲理,由此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2】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艾青的《月光》都写到了月。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说明两篇作品的画线句分别借“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月光

艾青

把轻轻的雾撒下来

把安谧的雾撒下来

在褐色的地上敷上白光

月明的夜是无比的温柔与宽阔的啊

给我的灵魂以沐浴

我在寒冷的空气里走着

穿过那些石子铺的小巷

闻着田边腐草堆的气息

那些黑影是些小屋

困倦的人们都已安眠了

没有灯光 静静地

连鼾声也听不见

我走过它们面前

温柔地浮起了一种想望

我想向一切的门走去

我想伸手叩开一切的门

我想俯嘴向那些沉睡者

说一句轻微的话不惊醒他们

像月光的雾一样流进他们的耳朵

说我此刻最了解而且欢喜他们每一个人

一九四〇年四月十五日夜


抱歉!您未登录!不能查看试题答案和解析!
题号:SYS202507110700288389394402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一般 组卷次数:0
来源:语文(北京卷)- 学易金卷:2025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更新时间:2025/7/11

【题目】阅读《湖心亭看雪》,完成下面小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住西湖             同饮            味无穷             游刃有
B.人鸟声          万籁            面面             声色
C.人鸟声俱          哀转久            络绎不             巧妙
D.饮三大白          不息            博闻             国富民
【2】《湖心亭看雪》中“痴”字意蕴丰富,下列对“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痴行:作者“独往湖心亭看雪”“强饮三大白”,表现出特立独行、率性纯真的一面。
B.痴景:作者执着于欣赏这大雪无痕、天地一白的世界,可以看出他对高洁人格的追求。
C.痴情:作者“崇祯五年十二月”“金陵人”的记述,透露出无限的怅惘和淡淡的哀愁。
D.痴人:作者因偶遇知音而喜,因家国败亡而悲,表现出随心、随性、随缘的痴人风范。
【3】根据《湖心亭看雪》及下面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携众登龙山。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余坐一小车,拖冰凌而归。

(取材于张岱《陶庵梦忆》卷七《龙山雪》)

注:①霁:雪后转晴。②呆白:苍白。③苍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④欱:吸吮。⑤马小卿:与下文的李岕生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

二文都写了雪后奇景和冬夜赏雪的雅趣,一上龙山,一下西湖,构思奇巧,别有情致。《龙山雪》中“大雪深三尺许”,大觥饮酒“竟不得醉”,吹箫唱曲“______”等细节描述真实,掩卷犹觉寒气逼人;《湖心亭看雪》中妙用“痕”“点”“芥”“粒”等量词,极言堤、亭、舟、人之渺小,让人顿时产生______的感慨。


抱歉!您未登录!不能查看试题答案和解析!
题号:SYS202507110700293729761459 题型:名著阅读 难度:一般 组卷次数:0
来源:语文(北京卷)- 学易金卷:2025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更新时间:2025/7/11

【题目】同学们采用“一字立骨法”评价名著中的情节和人物。请你从《水浒传》《西游记》《骆驼祥子》《红星照耀中国》中选择一段情节或一个人物,用一个字进行评价,并结合名著中的内容说明理由。(100字左右)

抱歉!您未登录!不能查看试题答案和解析!
题号:SYS202507110700297551102928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较易 组卷次数:0
来源:语文(北京卷)- 学易金卷:2025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更新时间:2025/7/11

【题目】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中国乡村旅游成为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白皮书2024》详细阐述了当前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白皮书》指出,2024年一季度农村地区接待游客近8亿人次,创同期历史新高。特别是春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及端午节等重要节假日,全国乡村出游人数屡创新高,进一步证明乡村旅游市场的火爆。这种现象表明,

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我国出台的一系列文旅产业发展政策。《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着乡村旅游发展驶上快车道,一批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正在蓬勃发展。

材料二

乡村旅游不断发展,正日益催生新业态,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数字+文旅”“数字+电商直播等一批新业态在农村落地生根,成为激发农村发展的关键增量。数据统计,2023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比2014年增长近13倍。

不少地方通过发挥数字技术的独特优势,助力打造文旅融合新样态。广西钦州以荔枝产业为抓手,用数字化打通产供销全链,通过传统荔枝果园的数字化、智慧化转变,带动42万亩荔枝提档增效,把示范区打造成荔枝文化挖掘与展示、技术交流与合作、果园休闲与观光为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江苏宿迁建直播间把小番茄等农产品卖到全国,打造种植+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研学旅游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园……

各地充分挖掘本地特色优势,借助数字技术创新,将村镇打造成为一个个充满现代感的智慧旅游小镇,越来越多的地方正在探索乡村农文旅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材料三

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仅是开门迎客,更要注重文化体验、生态保护和康养等复合型价值的构建。业内专家建议,乡村应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维持传统村落、古建筑和遗址的历史风貌。

门头沟区位于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和长城文化带的交汇处,孕育了古村古道文化、民间民俗文化、红色历史文化、生态山水文化、京西煤业文化等十大文化。在文旅赋能乡村振兴工作中,门头沟区文旅局积极落实文化兴区战略,开展非遗传承赋能乡村振兴行动,将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有效对接,找准非遗传统技艺和乡村振兴的结合点,把手工技艺变为手工经济,利用非遗技艺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促进了乡村旅游收入增长,让非遗在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中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1)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甲】中国乡村旅游是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的决定性力量。
【乙】“数字+”正在成为“农文旅”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丙】“非遗传承赋能乡村振兴”行动能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2)根据材料一,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下列恰当的一项是(     
A.城市旅游发展势头趋向衰落
B.城市地区游客接待能力减弱
C.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趋向强劲
D.乡村地区游客接待能力增强
(3)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我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三个主要原因:①_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抱歉!您未登录!不能查看试题答案和解析!
题号:SYS202507110700299271874366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一般 组卷次数:0
来源:语文(北京卷)- 学易金卷:2025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更新时间:2025/7/11

【题目】阅读《莫惜春衣坐绿苔》,完成问题。

莫惜春衣坐绿苔

忙忙碌碌的两点一线的日子,一直蜗居家中过双休日,很少亲近自然。晚上照例面壁打坐的时候,记起《黄帝内经》中的句子,春天本该到自然中去。心中便萌生一个念头。

又逢双休日,老早挤兑孩子将作业做完,又怂恿妻将手头的功课处理好,我们一家三口到白水寺踏青去。

沿着新修的甬路,走到铁路桥下,穿过桥洞时,桥下流水无声,慢慢吞吞的,仿佛刚刚融化了最后一抹料峭春寒,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有散尽。

穿过桥洞,向上走是宽宽的柏油路,正对着的,是山谷中的河床,窄窄的羊肠小道静卧在岸边。我们沿小路顺山谷往里走。山间春晚。此时虽近四月,但山中的植物尚无春色。微风夹着寒意,卷地而来,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穿树林,过小桥,到了山脚下。近前转身站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一望,远处,那旷地上竟然泛出一片若隐若现的新绿!仔细看过去,新绿中还有几分淡淡的鹅黄,好嫩好新鲜。而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重了些。这样想时,不禁为古人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句子叫好叫绝!

再往里走,人迹渐渐少了。前边转弯处,一带不大的开阔地。妻子率先踏进去,欣喜地跟孩子讲用脚亲近自然的感觉。母女二人便在河床上厚厚的衰草上悄悄地走着,小心翼翼地走着。我也过去,苏醒了的土地本就松软,加上厚厚的经年的衰草,还有草间缝隙中破土而出的新芽的娇嫩,那脚下沙滩般的柔软愈发浓厚起来。走一会儿,不忍心不经意间践踏了新草柔弱的生命,我回到小路上,看他们兀自享受着踩在大地母亲呼吸的肚腹上的那份轻柔与快意。

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儿,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朱自清先生的句子此时从三个人的口中不约而同此呼彼应的念诵出来,和着春风春水融进无边的春意里。

溪水在山谷中穿行,沿着窄窄的河道斗折蛇行而来,又斗折蛇行而去。驻足细看,溪水在河道中跳跃,溅出浅浅的水花,有时候还拐个小弯儿,涌起小小的漩涡,那哗哗的声音变得更大些。

不知道是谁将上游的河道引上小路,前面的小路被河水淹没过来。这样,路就在前边消失没有了,我们停下来,看那水在小路上肆无忌惮地漫过来,又悠然地从脚下流过去。

孩子找一根短棍儿,开心地蹲在小溪边扒拉着石头拦河筑坝,向我们宣言也要造一个自己的三峡工程改造自然。妻在一边搭着下手,母女二人自得其乐。做引渠时,孩子一边扒拉着泥土石块一边嘴里念念有词: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妻在一旁配合:《老子》曾经说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看她们母女俩在那边忘情地嬉闹着,陶醉着,我就近找一块石头坐下。蓦然低头,看见几丝苔藓隐约出若有若无的绿意,记起元代虞集的《南乡一剪梅》来:南阜小亭台,薄有山花取次开,寄语多情熊少府,晴也须来,雨也须来。随意且衔杯,莫惜春衣坐绿苔。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此时,一句莫惜春衣坐绿苔就油油的在心头荡漾。

太阳朝树后悄悄藏起来的时候,我们往回走。从桥上过去,又拾级而上转到白水寺前。庙前的香炉内香烟缭绕,飘动的袅袅香烟俨然翩翩的舞者。偶尔微风过处,仿佛伴舞的音乐加快了节奏,舞姿变得愈发的欢快和轻盈。

慢慢地往山下走。视野变得很开阔。早春的清寒尚未完全退去,景色还缱绻于素淡萧瑟中,可也许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春的影子,该是绿的。来时最初见到的一小片绿,大概就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吧。这样想时,看四面榛莽环合,疏林的疲惫,衰草的憔悴,都被心中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这一刹间,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脚步。肃杀寂寥时,谁能在心底发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又能用心去呵护温暖它,谁就会在心里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春天。

到山底下等车的时候,回望白水寺那灰茫茫的重庑殿顶隐约在松柏丛间,一个念头不禁从心底冒出来:心里有春天,前面的路就有春天。

(原文有删改)

(1)文章第④—⑩段,描写了一家人游春时的情景,先写一家人走进山谷,轻踏春草,再写他们 ______________;一家人都通过 _________表达他们对早春的感悟。
(2)“悄悄”在第⑤段和第段中两次出现。联系上下文,解释其不同的含义。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段画线句中“都被心中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并分析“疲惫”“憔悴”“欣欣然”的表达效果。
(4)文章最后说“心里有春天,前面的路就有春天”,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学习、生活经历,谈谈如何获得“前路的春天”。

抱歉!您未登录!不能查看试题答案和解析!
题号:SYS202507110700302451871394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一般 组卷次数:0
来源:语文(北京卷)- 学易金卷:2025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更新时间:2025/7/11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2024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要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在各领域各方面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回顾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自信自强、刚健有为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民精神血脉之中,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精神力量。今天,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更应从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前进的精神力量。

②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精神品质,自信自强、刚健有为已传承逾千年。历史和现实表明,每当中华民族面临重要的时刻和关键的选择时,中国人民骨子里的自信自强、刚健有为就使他们扛起了时代责任。前有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不惧牺牲,今有新时代青年为国家繁荣、人民幸福奋斗拼搏,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可见,自信自强、刚健有为涵养了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在中华民族发展及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提供了持久而坚韧的精神力量。

③那么,我们以什么来培养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特质呢?

④涵养浩然志气是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必然要求。人贵有志,志不可夺。只有确立了崇高的理想追求,才能在前行的路上不忘初心。屈原之所以愤而投江,不是因为他不懂得明哲保身的处世之道,而是因为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司马迁因而评曰: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只有志向坚定,坚守其道,人生才能刚健有为,民族才能自信自强。

⑤不断自我砥砺是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必经之路。在中华民族悠长的历史岁月中,砥砺实践造就了许多具有自信自强、刚健有为民族精神的英才。孙子膑脚,《兵法》修列;韩非囚秦,而著《说难》《孤愤》……“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才能使人具备坚韧进取、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时代楷模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单杏花,二十八年如一日,带领团队艰难探索,潜心研究,终于攻克了铁路12306系统海量访问及交易的难题。因此,想要达到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精神境界,需要通过自身不断的砥砺与奋进来实现精神跃升和智慧圆满。

自信何以深厚,自强何以不息,刚健如何有为,归根结底在于日夜之不懈、四季之恒常。不懈不怠的恒久性是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根本保证。航天员邓清明为航天事业,坚持训练,准备了近25年,最终成为执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之一,圆满完成了祖国赋予的使命。万事从来贵有恒,久为功者必有成。一个人要想实现高远之志向、砥砺自我之境界,就必须持之以恒,行而不辍。

⑦中华民族走到今天,自信自强、刚健有为已经融入中国人民的骨血,创造出了辉煌的民族历史。风物长宜放眼量,这种精神风貌也必将在不断地转化发展中,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取材于曹彬的文章)

【1】下列词语中,对理解本文中心论点起关键作用的四个词语是:自信自强、刚健有为、______________
备选词语:传统文化       浩然志气       必然要求       前行力量       持久坚韧
【2】阅读全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甲】第②段列举仁人志士、新时代青年的例子,证明了“‘自信自强、刚健有为’已传承逾千年”的观点。
【乙】第④段分析屈原投江的原因并对其高度评价,意在强调坚守志向的可贵,进而论证了本段的观点。
【丙】第⑥段用邓清明坚持25年终圆航天梦的例子,论证了“万事从来贵有恒,久为功者必有成”的观点。
【3】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③段是如何推进本文论证的。

抱歉!您未登录!不能查看试题答案和解析!
题号:SYS202507110700305181262939 题型:作文 难度:一般 组卷次数:0
来源:语文(北京卷)- 学易金卷:2025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更新时间:2025/7/11

【题目】提到北京的秋天,郁达夫会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营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鲁迅会忆起紫禁城的红墙,金色的琉璃瓦,墨绿的古柏; 史铁生会写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北京的秋天是西山的枫叶、钓鱼台的银杏林;是老舍灵魂的梦境,是冰心一生的怀念。

请以“秋意北京”为题,写一篇记叙类文章。
要求: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字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真实校名或师生姓名等。

抱歉!您未登录!不能查看试题答案和解析!
题号:SYS202507110700306776711453 题型:作文 难度:一般 组卷次数:0
来源:语文(北京卷)- 学易金卷:2025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更新时间:2025/7/11

【题目】同学们积极参加“咬文嚼字”等实践活动,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出新出彩。请以“有声有色”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出现真实的学校校名、师生姓名等。

抱歉!您未登录!不能查看试题答案和解析!
网站地图 | 联络我们 | 私隐政策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